《泰山药物志》中记载黄鲴鱼是泰山著名十二大特产之一,鱼类中的珍品。中药名为鲤鱼科动物黄尾鲴的肉。具有温中止泻之功效。用于胃寒泄泻。常食黄鲴鱼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。
产地:泰山下汶水各河遍产之,螭霖入汶前,即化为黄鲴。
名称:黄鲴鱼之名称,因腹内固,鳞色黄得名。
葛夫子曰:鱼肠肥曰鲴,本品内鲴外黄,因名黄鲴鱼。(夫子姓葛名延英字云庵清举人汶阳人。),
产期:每年五月端午后,大雨降,山水下,黄鲴即出。
形态:本品头小翅红,腮下有金线,身略扁,嘴齐口圆,其余皆同螭霖。
畜养:同螭霖。
性味:性温而降,味甘而清,亦不腥。
食法:与螭霖同,暑天暴于日下,不时即化为油,螭霖鱼亦如斯。
产量:本品较螭霖鱼多,产数百倍。
功用:升清气,降浊气,利二便,养脾胃,聪耳明目。
效果:汶阳一带,受黄鲴之益者,不胜名举。
附记:汶水一河,各书中言之有五,细考有八,因一名有二道者,然一道有三名者,其柴汶也。(小汶淄水,柴汶是也。)
《泰山道里记》云:古柴城泰山之属县也,淄水迳柴城北,世谓之柴汶矣。
民国十七年,宗岳应宁阻华丰煤矿医院院长,煤矿距古郕城约三里许,余常登城眺望,闻东行八十里,有柴城、宗岳往视之,北近徂徕,东邻新泰,按二城东属齐,西属鲁,余远祖子羔子,昔仕鲁,家齐定为悦亲之便也,愚捶心情而笔之,恨无文献之可征。